癌症病人死前的徵兆和異常還有晚期癌症病人臨終前壹天徵兆

本篇文章給大傢談談癌症病人死前的徵兆和異常,以及晚期癌症病人臨終前壹天徵兆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詳情介紹:

警惕!身體出現這十種情況,當心是癌

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來自世衛組織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確診的癌症患者數量達到1930萬,而死於癌症的人數增加到1000萬。癌症是第二大死亡原因 。

乳腺癌 現在是全球最常見的癌症,占新增癌症病例的11.7%,其次是肺癌 (11.4%),結直腸癌 (10.0%)和前列腺癌 (7.3%)。

據2019年國傢癌症中心發布的全國癌症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惡性腫瘤每年發病約392.9萬人,死亡約233.8萬人,每分鐘有7.5人被確診為癌症 。

說起癌症,很多人確診癌症後也想不通:為什麽癌症偏偏找上我呢?其實我們的身體是很“聰明”的,如果身體發出以下這些信號,就要引起重視了,及時進行檢查與治療。

癌症發出的十種信號

1.身體出現腫塊、結節

身體某部位出現腫塊、結節,第壹個可能會想到的就是腫瘤。但也不必恐慌,腫塊、結節不壹定就是癌症,牠可以是非腫瘤性的(比如炎性包塊),也可能是良性腫瘤。對於腫塊結節,我們可以對牠做壹個初步的判斷:

壹看大小。越小的結節概率上越傾向良性,當然也並非絕對,因此要註意隨訪復查;如果結節超過1厘米則更要重視 。除了大小本身,大小的變化趨勢和速度也有重要參考價值,持續增大特別是增大迅速的結節傾向惡性可能,要特別重視。

二看質地。質軟或囊性腫塊,傾向於良性,質硬、固定或實性腫塊 ,傾向惡性可能,但淋巴瘤的腫大淋巴結摸起來質韌。

三看邊界和活動度。良性腫瘤通常邊界清,活動度較好;惡性腫瘤多數邊界不清 ,與周圍組織往往粘連或融合,活動度較差。

2.身體持續非外傷疼痛

多數人都經歷過疼痛,出現疼痛大傢的第壹個反應往往是用止痛藥,這其實會掩蓋病情,應該先想壹想可能是什麽原因引起的。如果身體某個部位出現非外傷導致的、原因不明的持續疼痛 ,應去醫院查明原因。

3.出現長治不愈的咳嗽

大傢對咳嗽見怪不怪,也不會太重視。有的人遇到咳嗽就止咳,其實更重要的是要弄清楚咳嗽的病因。對於久治不愈的咳嗽或痰中帶血 ,尤其是長期吸煙者,應警惕肺癌等疾病的可能。

4.出現不明原因的持續發燒

出現發燒,我們首先要想的是什麽原因導致的發燒,如果發燒原因不明,且持續存在,要警惕癌症可能,盡早進行相關檢查。

5.莫名出現消瘦和疲乏

如果沒有主動進行減重煆煉,也沒有刻意節食,體重卻不明原因下降或進行性消瘦,或伴厭食、乏力、易疲勞等,要查明原因,消瘦和疲乏 也可能是癌症的表現之壹。

6.明明沒有外傷卻出血

非外傷性異常出血,比如,便血或嘔血,要註意排除腸癌、胃癌可能;咳血、痰中帶血要警惕肺癌;不規律陰道出血或非月經期出血,可能與子宮內膜癌、卵巢癌等婦科腫瘤有關;無痛性血尿或伴排尿困難,小心泌尿係腫瘤;非外傷鼻出血註意排除鼻嚥癌可能。

7.持續出現的消化異常

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多數人隻是短暫壹過性的,如果消化不良持續存在,或伴反酸燒心,上腹悶痛不適,不要想當然認為是壹般的“胃病”,要警惕胃癌或食管癌等的可能。

8.大便習慣、性狀改變

大便習慣、次數或性狀發生改變(大便外形變細、大便帶膿、血、粘液等)或便秘與腹瀉交替,要警惕大腸癌,盡早到醫院檢查。

9.黑痣突然增大或顏色改變

黑痣很多人都有,但如果黑痣突然增大、或邊緣變得不規則、或顏色發生改變、或出現破潰出血、或灼癢疼痛、痣上原有的毛髮脫落,要懷疑黑色素瘤可能。

10.潰瘍傷口久久不自愈

口腔潰瘍很常見,但如果長時間持續不能愈合,應警惕口腔癌可能。

良性:不同位置、間斷性生長、自愈性、疼痛感明顯。

惡性 :同壹位置、不間斷性生長、無法自愈、早期無疼痛感。

常見癌症篩查建議

肺癌篩查

高危人群: 40歲以上;長期主動或被動吸煙;有職業暴露史(石棉、鈹、氡、砷、鈾等接觸者);有惡性腫瘤病史(淋巴瘤、頭頸部癌症或與吸煙有關的癌症);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彌漫性肺纖維化病史;有傢族史,壹級親屬罹患肺癌。

篩查方法: 每年壹次胸部低劑量螺旋CT,若查出肺結節,需遵醫生建議或去專科就診進壹步檢查、監測。

胃癌篩查

高危人群: 年齡45歲以上;長期生活在胃癌高發地區;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有胃部疾病既往史;明確胃癌或食管癌傢族史。

篩查方法: 有腹痛、腹脹、反酸、燒心等上腹部不適症狀,並有慢性胃炎等情況,應根據醫師建議定期做胃鏡檢查。

肝癌篩查

高危人群: 年齡40—69歲;患有乙肝、丙肝,或攜帶乙肝、丙肝病毒者;肝硬化者;有酒精肝或其他肝病;有肝癌傢族史。

篩查方法: 每半年做壹次腹部超聲檢查;高危人群每半年接受壹次血清甲胎蛋白檢查,建議同時做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丙肝抗體檢測,如發現異常應進壹步做增強CT檢查。

乳腺癌篩查

高危人群: 既往有乳腺導管或小葉不典型增生或小葉原位癌的患者;既往30歲前接受過胸部放療;有乳腺癌傢族史但尚不滿足遺傳性乳腺癌和卵巢癌綜合徵疑似患者條件的女性。

篩查方法: 推薦40歲或更早開展乳腺癌篩查;每6—12個月1次乳腺超聲檢查,高危人群可根據自身情況做乳腺鉬靶檢查。

宮頸癌篩查

高發人群: 已婚或有性生活史3年的女性;曾出現HPV感染、免疫功能低下、有宮內己烯雌酚暴露史、有宮頸病變史的女性。

篩查方法: 可采用宮頸細胞學檢查和人乳頭瘤病毒(HPV)檢測。接種過 HPV 疫苗者也應定期進行篩查。

某些良性疾病可導致腫瘤標誌物的升高,而即使已經患上癌症,例如肺癌、胃癌、腸癌等,腫瘤標誌物也並不都會升高。壹般來說,當體檢發現腫瘤標誌物異常升高時,醫生壹般會建議再復查壹次。如果指標隻是輕微升高,且多次檢查變化不大,無任何症狀,就不必擔心。如果復查結果還是異常升高,就要盡早找相應的專科醫生進行分析、做進壹步的檢查。

如何預防癌症?

註意飲食

按時吃飯,不暴飲暴食,減少鹽和油攝入量,不吃發黴變質食物,少吃加工肉類、燒烤、煙熏食物,多吃新鮮蔬果,增加高纖維食物攝入。

戒煙戒酒,不吃檳榔。盡量喝白開水,少喝含糖飲料。

堅持運動

WHO推薦每個成年人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鍛煉,或者至少75分鐘的劇烈有氧運動。

接種疫苗

及時接種HPV 疫苗、乙肝疫苗,預防和控制EB病毒、乙肝病毒、HPV病毒、幽門螺旋桿菌等的感染。

定期體檢

癌症高危人群,更要定期體檢,早發現、早治療。患癌年輕人不少有先天原因,要遵從專科醫生建議。

每個癌症發生前,

都有預警,

如果身體發出“信號”,

務必要重視!

轉自:中國新聞社

來源: 中國新聞社

人臨終時有什麽表現?會難受嗎?出現這些情況,記得多陪陪親人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人啊,前半生用命換錢,後半生用錢換命。

很多人對這句話還沒有體會,但對晚期癌症患者來說,“用錢換命”已經是最大的幸運,最怕的是,連用錢換命的機會都沒有。那些喪失機會的人,在最後階段都經歷了什麽?

壹、去世前壹個月,癌症患者都經歷了什麽?

01 食管癌,活活疼死的

我的老母親是食管癌走的,去世前壹個月身體已經浮腫,什麽東西都吃不下去,壹吃就吐出來,隻好靠輸液維持。那段時間她躺在病床上,大小便完全失禁,身體神經和骨頭都被癌細胞侵襲,全身多處轉移或擴散。

最要命的是神經痛和骨痛,源源不斷,靠杜冷丁嗎啡這類止痛藥也無法緩解。打個比方,癌痛的痛感相當於分娩痛的100倍,所以很多癌症患者最後是被活活疼死的,不完全是因為並發癥而死。

02 腸癌晚期,出現了幻覺

大伯是腸癌晚期,臨走前壹個月腿腫的皮膚都發亮,根本不能下地走路,用拐杖也不行。全身黃疸、麵頰凹陷、皮包骨頭、肚子堅硬得像石頭……他的肝臟被轉移的腫瘤占滿了,肺部也有轉移,所以產生了大量的胸水,壓迫心臟,呼吸困難。

最後三天,他昏昏沈沈,半夢半醒,出現了幻覺,時常醒來微微笑著說,“看見了天堂,那裏挺好的”

03 肝癌晚期,沒辦法認人了

我父親肝癌晚期,2020年7月12日確診,2020年9月25日淩晨3點48分走了,我還來不及趕回傢,看他最後壹眼。

父親壹直腹水比較嚴重,排黑便,右肩膀痛,最後幾天連下床上廁所都困難。除了嗜睡,就是張大嘴巴喘氣,好像快溺水壹樣急需氧氣。還有壹次嘔吐到翻白眼,想用力睜開眼卻睜不開,眼睛壹條縫翻白眼,用手在眼前揮手看不到。

臨終前,父親已經沒辦法認人了,會把醫生當成是我,嘴里壹遍遍喊著“痛”,直到陷入昏迷。

網友的分享讓人心疼,癌症臨終期的生活狀態基本被癌痛和並發癥占據,人人都希望最後的壹段路可以善終,對於他們而言,這更是最後的期盼。

二、癌症患者死亡前,會有哪些表現?

從醫學的角度,人生的最後階段可以分為“臨終期”和“瀕死期”。病人去世前的3~6個月為臨終期,去世前48小時為瀕死期。

1.難以承受的“癌痛”

許多癌症晚期患者,在臨終期都會表現出反復的癌痛。據不完全統計,70%的癌症患者在疾病的治療過程中忍受著劇烈的疼痛,超過25%的癌症患者帶著劇烈的疼痛折磨去世。癌痛發作時疼痛劇烈,深入骨髓,且持續時間長,患者伴有緊張、焦慮、抑鬱等心理變化,嚴重影響患者生命質量

2.臨終期症狀

從臨床經驗上看,當老人出現進行性加重的乏力、各種疼痛、食欲食量下降、體重下降、譫妄等精神症狀時,需要高度重視,因為這些都是臨終期的常見表現。

3.瀕死期症狀

處於瀕死期的人常表現出瀕死喉鳴、小便失禁或瀦留、疼痛、躁動不安或昏迷、喘息、惡心嘔吐、冒汗、每日尿量小於500毫升、身上出現紫斑、呼吸暫停,可能會有回光返照的情況。

通過對照以上症狀,我們也能夠早發現患者的生命有限期,也許能幫助他們盡量減輕痛苦,完成壹些心願。

三、無法安樂死,我們該如何善終?

在生命最後的時光,減輕痛苦或許是他們最後的願望,但安樂死地執行僅在少數國傢合法,麵對我國國情,老年安寧緩和醫療(臨終關懷)的模式更值得推廣和關註。不論是心理上還是生理上,臨終關懷都能給予患者最大的尊嚴和舒適感。

維護尊嚴,免受痛苦

在臨終期,不再追求疾病的治愈,而是通過症狀的控制,提高生活質量,維護他們的尊嚴,達到老人要求的“別受罪”,傢屬要求的“沒痛苦”。

個體化治療

對於臨終前的老人,任何醫學手段治療已經無用,這時候我們強調的個體化治療,重心是在親人的照顧、關懷、陪伴和支持。每個老人人生經歷不同、性格不同,所以要制定個體化方案。

心理安撫

臨終期患者最恐懼的是對“死亡”的無知與親人分開得“不舍”,他們心靈、身體飽受折磨,對人世間依然留戀。臨終前,親人陪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他們的孤寂感,親人的聆聽和疏導,是臨終者最後的願望,希望最後的人生路可以走得不孤單。

每個人臨終前,想到的都是愛,而關懷是愛在臨終前,最溫情的承載。麵對無法挽回的結局,隻希望病人能走得尊嚴些,再走得安詳些。

參考資料:

[1]劉曉紅. 開展老年安寧緩和醫療之管見[J]. 中國臨床保健雜誌, 2017, 20(006):625-628.

[2]趙愛平,吳安秋,盛意. 62例臨終病人護理體會[J]. 西南國防醫藥(4期):227-228.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