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症晚期能活多久一般和癌症患者全身浮肿是怎么回事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前列腺癌症晚期能活多久一般,以及癌症患者全身浮肿是怎么回事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前列腺癌,悄然而至的杀手

发病率在增高

前列腺癌是男性老年患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西方一些国家仅次于肺癌,占男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有一个叫做前列腺潜伏癌的概念很有说服力,是指在临床上没有任何症状和表现,而是在因其他原因检查前列腺时发现了癌症,或者人死亡后做尸体解剖发现有前列腺癌。我国前列腺潜伏癌的发生率,在七十岁以上人群中高达25%。

早期诊断困难

由于前列腺癌多发生于前列腺后叶,早期并无症状。当肿瘤长大引起膀胱颈梗阻出现症状时,可表现出尿频、尿流变细、排尿困难、尿潴留、血尿等,又与前列腺增生的症状相似,容易溷淆,因此更容易被忽视,使患者错过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宝贵时机。

值得注意的早期警号

前列腺癌是一种进展比较迅速的恶性肿瘤。如果得不到早期诊治,从发现症状开始,平均存活期只有3~5年。实际上,前列腺癌出现症状时多半已不属于早期。

另外,前列腺癌发生转移很早,出现的转移症状有时会比局部症状更明显,甚至还可能早于局部症状。部分病例以转移症状就诊,表现为腰骶部、髋部疼痛,坐骨神经痛,锁骨上或皮肤肿块,咳嗽、咳血、胸痛等。至晚期还会出现食欲不振、消瘦和贫血。

那么,前列腺癌是否存在着早期信号呢?以下因素值得警惕,但并非前列腺癌所特有。要尽早去医院进行检查。

※不明原因的乏力、消瘦。

※难以解释的发热。

※肛门直肠内酸胀不适或隐痛。

※排尿踌躇、尿不尽感。

※尿频及夜尿增多。

※射精疼痛或血精。

直肠指检,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

前列腺癌的诊治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比如对年过40、50岁的男性定期做直肠指检和采血检测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值是简单易行、实用有效的早期筛查方法,不容忽略。

直肠指检是一项简单易行又基本没有损伤的临床检查,其准确率可达50%以上。许多学者主张对中年以上男子进行定期检查。美国的一项研究充分证明了定期检查的必要性:在美国军事系统服役给予定期检查的男子中发现的前列腺癌,其50%是可以治愈的,而在普通居民中发现的病例,却只有5%能够根治!

直肠指检对于前列腺早期肿瘤的初筛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据统计,若肿瘤浸润至包膜,直肠指检的发现率可达70%以上,即使肿瘤只局限在包膜内,直肠指检也可检出25%。因此,对于中年以上的中老年人,定期给予直肠指检,将使许多患者能得到早期诊断和彻底治愈的机会。

当然,确诊前列腺癌需要做超声波、放射学检查、CT检查、MRI检查、前列腺癌的针吸细胞学检查、前列腺癌的活体组织检查等。

两个重要提示

★不少确诊为前列腺增生的患者习惯于定时去医院开药,认为诊断明确,按时治疗即可;许多临床医生工作繁忙,也习惯于给一些老病号开药即可,致使一些老人一两年,甚至更长时间没有做直肠指检、血液PSA等任何检查,直至患者患前列腺癌已到晚期才被发现,这是非常令人痛心的。因此,患前列腺增生症的老年人应百倍提高警惕,每半年主动请医生检查一次。

★许多中老年人不好意思,或不愿麻烦医生,甚至在常规体检时都避开直肠指检,其实面对医生和疾病不存在脏或者不好意思和麻烦的问题,健康最重要。

前列腺癌诊疗的新观点新疗法

前列腺癌的治疗通常是根据患者的年龄、全身情况、癌的分期等因素综合考虑,做出治疗决定。

鉴于前列腺癌的预后较肝癌、肺癌等恶性肿瘤缓和,许多患者的癌肿发展缓慢,加之患前列腺癌的高龄者颇多,许多人健康情况欠佳,或同时患有心血管等其他方面的疾病,而前列腺癌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的可靠性又欠完善,因此,近年来,医学界对前列腺癌的治疗上出现一些了新的思路,重视生存质量和带瘤生存的理念得到重视。

在前列腺癌治疗的具体方法上,除了手术、化疗、放疗和冷冻消融以外,介入疗法、免疫疗法也显示出一定的威力;而基因疗法也在深入研究中。

介入疗法是采用动脉内插管,向通往肿瘤的血管内灌注化学抗癌药物,并将该血管栓塞。介入治疗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杀灭肿瘤细胞和肿瘤组织;二是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使肿瘤最终因缺氧和缺乏营养而坏死。该疗法适用于晚期前列腺癌已经无法手术,其他疗法又疗效欠佳者。

免疫疗法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非特异性免疫,即采用一些通用的免疫制剂对抗癌症。常用的有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转移因子等。这些免疫制剂在治疗其他肿瘤中也在使用。另一种是特异性免疫,需要通过特殊手段,制造出专门针对前列腺癌的免疫制剂,例如研制出前列腺肿瘤疫苗,接种在癌症患者身上治疗前列腺癌症,医学界正在不断的努力当中。

基因疗法是一种令人期待和鼓舞的疗法,随着人类基因图谱绘制的成功完成,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科学家正在加快速度,想方设法力图改变人体的致癌基因,用健康基因置换致癌基因;或者改造癌症基因,使它们改邪归正。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基因疗法将给癌症治疗带来全面突破。

患上癌症,做了化疗之后为什么会水肿?文章告诉你原因!

当患上癌症时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来进行切除,同时也要进行化疗的方式,把癌病灶彻底的消灭掉,但是有一部分人群做了化疗之后,会引起身体的水肿,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癌症患者化疗后水肿的原因是什么?

在癌症晚期大部分的患者会出现恶液质的情况,严重的话会出现营养不良以及贫血,甚至会让大量的维生素b1缺乏以及低蛋白血症,这样就会降低血浆的胶体渗透压,液体从血管里面渗出来,进入到组织间隙里面,引起身体水肿。

当患上恶性肿瘤时会对肝脏、肾脏以及心脏带来影响,比如出现心脏功能的减退,血液会在身体中滞留,让大量的血浆渗出组织间隙,从而引起身体的水肿。肾功能减退时水和液体的代谢就会出现障碍,让大量的水钠滞留在身体中,引起水肿。肿瘤还有可能会压迫血管的淋巴管,让淋巴液及血液回流受到障碍,在身体中滞留,长时间下去会引起癌症水肿。

癌症患者运动量会大量的减少,身体的血液循环就会变差,在化疗时会损伤血管内皮,增加了患上下肢静脉血栓的风险,从而引起了肿痛和水肿,一般做静脉彩超B超就可以进行确诊。

当肿瘤发生转移时会压迫到静脉,从而引起身体的水肿,当大量的癌细胞聚集形成栓子时也会堵塞静脉,导致水肿。70%的癌症属于不治之症,到了晚期治愈率是很低的,如果患者想要提高生活的质量以及延长寿命,必须要对症治疗,当出现疼痛时要立马止痛,当出现水肿时要立马选择利尿的药物,千万不能排斥更多的西药,同时要考虑到使用药物的副作用。

温馨提示

癌症化疗之后出现水肿属于正常的现象,千万不能有太多的心理负担,另外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有能够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老年人患者来说,应该注意营养均衡。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水的摄入量,控制盐的摄入。可以多吃一些具有利尿功效的水果以及药物,必要时也要选择导尿管。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该适当的活动。

当心!水肿、腹水这些肿瘤并发症可能与你的行为有关

喜欢本文?别忘记关注、点赞、收藏、转发噢!

72岁的老石两年前确诊为肺腺癌晚期,无法手术,经放化疗、抗血管生成等治疗,病情得到控制。

但今年复查CT发现肝脏转移。老石对住院非常抵触,肝转移后没有规范治疗,下肢出现浮肿,并逐渐蔓延到腰部和上肢,活动受限,这时候,老石慌了,赶紧去医院治疗。

经医生诊断,老石出现的腹腔积液、浮肿是低蛋白血症导致。

说到浮肿,有的人可能不由得想起父母祖辈们的过往。1960年前后,我国经历了连续3年自然灾害,没有食物可吃,很多人出现双下肢浮肿、腹水,继而死亡。这就是因为营养不良,体内白蛋白水平太低了,出现了我们所说的低蛋白血症。

很多晚期癌症患者也会出现四肢水肿、腹水,这是癌症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那么,为何会出现浮肿、腹水?就是低蛋白血症导致的。

以老石的情况为例,他最主要的原因是肝脏出现了病变。

肝脏可合成与分泌90%以上的血浆蛋白质。如白蛋白、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a1-抗凝血酶、a2-巨球蛋白、铜蓝蛋白、凝血因子Ⅰ、Ⅱ、Ⅴ、Ⅵ、Ⅸ和X等。

尤其是白蛋白,不少是在肝脏合成的。成人肝脏每日能合成大约12g的白蛋白,约占白蛋白总量的1/20,几乎占到肝合成蛋白质总量的1/4。

老石病情进展,发生了肝转移,癌细胞持续侵蚀肝脏组织,使大量毒素在体内堆积,无法合成蛋白质等营养元素,导致低蛋白血症等并发症。

01啥是低蛋白血症?


临床上低蛋白血症可出现在各系统疾病中,包括肿瘤、肝硬化、肾病综合征等。老年人群,特别是住院老年患者是高危人群。

这一疾病的名字听起来很温和,但危害不小

低蛋白血症的患者容易出现水肿、腹水、抑制伤口愈合,增加伤口裂开、吻合口瘘等问题。这些患者免疫力低下,容易被感染。一项纳入90项队列研究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血清白蛋白浓度每下降10g/L,死亡率上升137%,发病率上升89%,重症监护时长增加28%。

低蛋白血症的定义很好理解,就是指人的血液中蛋白质含量非常低的一种疾病。而凡是跟蛋白质扯上关系的疾病,往往很重要。

为什么?因为蛋白质对人体是必不可少的,是构成一切细胞和组织的基本物质。机体的一些重要生理活性物质由蛋白质构成,如激素、酶、血红蛋白、血浆蛋白等。它们起着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运输氧、维持渗透压等作用。比如着名的胰岛素就是一种蛋白质。

图源:[7]

蛋白质约占人体重量的16%~19%。它必须通过食物来获取,且人体无法长期储存蛋白质,人体每天都需要更新足够的蛋白质,这个比例大概是3%。

图源:[7]


蛋白质的每日参考摄入量:成人是0.8g(kg·day),中国标准1.16g(kg·day),占膳食总能量的10%-12%。

当蛋白质供给不足时,肠黏膜和消化腺等新陈代谢快的组织和器官,会首先出现问题,发生消化不良、腹泻或失水,导致营养素吸收不良。

继而影响肝脏,发生脂肪浸润,使血浆蛋白尤其是白蛋白的合成受阻。

随着病情加重,会发生负氮平衡(摄入的蛋白质低于机体消耗的蛋白质)、肌肉萎缩、贫血、水肿、体重减轻,免疫功能低下等问题。

血液中的蛋白质,主要包括血浆总蛋白质及红细胞所含的血红蛋白。

而血浆总蛋白质包括血浆白蛋白、各种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少量结合蛋白如糖蛋白、脂蛋白等,总量为60-80g/L。

常见的检查方法是肝功能检测,包括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等项目。

如果血浆总蛋白质低于60g/L,或者白蛋白低于35g/L(血清白蛋白的正常参考值:35~51g/L或3.5~5.1g/dl),即可诊断为低蛋白血症。

我们熟知的血清白蛋白(albumin,又称清蛋白)是人体血浆中最主要的蛋白质。

其职责正是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恒定(从而维持体液和细胞内外水和电解质平衡),所以当血清白蛋白低时,会出现胶体渗透压的降低,这时血液中的水分就容易漏出到血管周围的组织当中去,如果漏出到腹腔中就会形成腹水,如果漏出到皮下就会形成皮下水肿。

当血清白蛋白低于3.0g/L,约有半数患者会出现水肿或腹水。

低蛋白血症为何形成水肿或腹水

原理是,适当的渗透压能管住我们血液里面的水分,不让它们流失到其他组织,导致水肿或腹水。一旦出现低蛋白血症,就会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当渗透压低了,水分就会从血液中流失到血管周围的组织,引起严重的浮肿。

引起低蛋白血症的直接原因有:

1.蛋白质摄入不足

严重的心、肺、肝、肾疾病导致胃口不好、厌食;消化系统疾病,胆囊疾病、消化道梗阻、胃癌和食管癌等。

2.蛋白质合成不足

各种原因导致的肝脏损害,包括肝癌(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肝炎、肝硬化、化学药物等,使肝脏合成白蛋白、血浆蛋白质出现障碍。继发性肝癌,就是肝转移癌,老石就是这种情况。

3.蛋白质分解加速

长期发热、恶性肿瘤、甲亢、严重的感染、失血等,造成体内蛋白消耗过多,使蛋白质分解加速,引起低蛋白血症。

对于癌症或合并肝转移的患者,低蛋白血症的情况就更常见了,因为患者机体需要消耗大量蛋白质来合成免疫蛋白。

02低蛋白血症的症状

低蛋白血症的症状各不相同,从轻微到严重不等。具体包括:

疲劳和虚弱

复发性的病毒或细菌感染

头发稀疏,断发

指甲脆弱和皮肤乾燥

情绪易变化、烦躁

胃口差、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营养不良、消瘦

双下肢浮肿或全身浮肿、肺水肿

腹水、胸腔积液、心包积液

血液粘稠度增高,下肢血栓、肾静脉血栓。

咳嗽、咳痰、气憋、胸闷



03治疗方法

低蛋白血症的治疗,以治疗原发病和补充白蛋白为主线。

临床上应该进行病史调查、体格检查和诊断,确定导致低蛋白血症的原发病,再制定治疗方桉。随着原发病的好转,不少患者的低蛋白血症也得到缓解。

比如,由恶性肿瘤引起的低蛋白血症,有恶病质、营养不良的表现,要控制疾病进展,纠正营养不良。

对于低蛋白血症引起的腹水,应查明病因,再针对原发病进行针对性治疗,定期输入白蛋白、血浆,提高血浆内白蛋白浓度以及血浆渗透压,促进腹水吸收,增加肾血流量以及肾小球的滤过率;也可适当使用利尿剂缓解症状。

低蛋白血症的饮食安排

晚期癌症患者出现低蛋白血症,饮食原则是加强营养,增加蛋白质摄入。

1. 每天补充容易消化的高蛋白含量的食物,比如鸡蛋、蘑菰、豆腐、鱼肉、鸡肉、牛奶、瘦肉、虾,同时多吃些绿色蔬菜,补充补充维生素。另外,碳水化合物供给要适中。提供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可减少蛋白质的消耗,减轻肝脏负担,碳水化合物能保持肝细胞内糖元含量以保护肝脏。

2.可添加乳清蛋白粉、营养补充剂;如果血液蛋白质含量严重降低,还可以静脉滴注人血白蛋白补充营养。

3.如果患者病情危重,食欲减退,使用了利尿剂,容易出现低钠低氯,可以适当放宽盐分的摄入,多补充含钾的食物,增加每日饮食总热量。



参考文献

1.What to know about hypoproteinemia,Medical News Today,2019-12-10

2.维基百科-低蛋白血症

3.陈敏, 刘真真, 胡辉歌等. 疑难低蛋白血症的诊治 [J] . 中华消化杂志, 2017, 37(7) : 476-480. DOI: 10.3760/cma.j.issn.0254-1432.2017.07.011.

4.低蛋白血症该输注白蛋白吗?陈骏逸医师,台中市全方位癌症关怀协会官网-全静脉营养2015-10-26

5.肝脏是怎么代谢的?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2017-04-03

6.晚期癌症全身浮肿,蛋白低很要命湃客:胡洋大夫 2022-06-07
7.北京大学医学部营养学讲义

插图均来自:视觉中国(除注明外)

温馨提示:科普文章不提供专业诊疗意见,具体诊疗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欢迎转发、收藏、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