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的早期信号,以及癌症疫苗最新研制进展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你最不想得到什么?”
“疾病的青睐。”
在疾病中,最令人害怕大概是癌症。很多癌症早期无明显症状,晚期才会被发现,此时多半已回天乏术。
小感冒都会让人不舒服,而癌症早期为什么没有症状呢?随着病情的发展,又是怎样露出马脚被发现?要明白这个问题,要先从人体免疫系统说起。
免疫系统是怎样工作的?
免疫系统是维持生命存在的重要基础,如果没有免疫系统,无处不在的病菌可能早就将人体吃干抹净了,就像人体死亡后,尸体会在病菌作用下迅速腐烂一样。
免疫系统具有识别与杀灭病原体的作用,一旦发现机体外的微生物,就会迅速将其消灭掉,不让病菌在体内繁殖壮大。这个过程几乎随时随地都在进行,只不过正常情况下人体是没有感觉的。
而当机体出现创伤、免疫力低下、入侵的病菌过多过强时,免疫系统会调用大量的免疫细胞与病菌展开殊死搏斗,一旦病菌中的毒素被释放出来,人体就可能出现发热、疼痛、红肿、化脓、咳喘、上吐下泻等症状。
癌症早期为什么无明显症状?
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细胞复制基因时难免出错,形成发生突变的癌细胞,通常会经历三个阶段:
◎ 免疫清除:细胞突变后被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
◎ 免疫平衡:部分突变细胞逃过一劫,开始和免疫系统斗智斗勇,两者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
◎ 免疫逃逸:突变的细胞开始“放大招”,通过继续突变、分泌细胞因子改变微环境等方法,成功摆脱免疫系统的控制,开始疯狂增殖,逐渐形成肿瘤。
也就是说,癌症早期之所以没有明显症状,就是因为它会“伪装”,能表达出一种介质,让免疫系统误以为癌细胞是“自己人”,从而逃脱免疫系统的识别。既然不能被识别,当然就没有了被杀灭的风险,也就不会引发不适症状。
癌症怎样被发现?
既然癌细胞能够逃脱免疫系统的识别,那它又是怎样引发症状,被人们发现的呢?
癌细胞通常首先发生在上皮层内,而在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之间,有一层基底膜。癌细胞在突破基底膜之前,还不能发生浸润破坏或转移,此时我们将其称为原位癌。
原位癌大多没有任何症状,往往体检时才会被发现。不过一些体表肿瘤,也可能以肿块的形式被人们摸到,比如乳腺癌。目前医学上更倾向于将原位癌看成是癌前病变,因为只需将其局部切除,即可治愈。
而随着癌细胞的不断增殖,慢慢突破基底膜,就变成了浸润癌。它容易发生扩散转移,会进一步危害人体健康。此时,部分癌症可能开始出现不典型症状,但大部分癌症依然没有症状。
如果能在浸润癌发生转移前(癌症早期),及时发现并治疗,也较容易治愈。但如果未能发现,浸润癌的癌细胞继续不断增多,开始浸润破坏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就会让人产生不适症状,从而引起人们注意,通过检查被发现。
所有的癌症都是慢性发展过程,只要做到早发现就能够让人们的生存期长达10年以上。但是有一些癌症早期症状并不是很明显,容易被人们所忽略,再去医院做检查时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必须要了解高发癌症所发射出来的早期信号。
常见癌症的早期信号有哪些?1、胃癌
胃癌的早期症状一般和胃炎以及胃溃疡相似,容易被人们所忽略和混淆。早期患者上腹部出现明显的不适感,没有任何食欲,吃饭后持续性消化不良。总是烧心反酸会降低胃部的蠕动功能,胃酸会跟随着食物反流到食道。大便变黑或者大便里面带有血丝和不明原因的贫血。再主要喝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关,比如大量的吸烟喝酒、总是吃腌制的食物等会对胃黏膜带来损伤。慢性胃溃疡以及萎缩性胃炎患者是高危人群。
2、肺癌
肺癌患者早期会出现持续性的低热,体温一直在38℃左右。当恶性肿瘤侵犯淋巴结时会对喉返神经带来压迫,从而引起声音嘶哑,吞咽变得困难以及喝水呛咳。发生在锁骨上的淋巴结恶性肿瘤会跟随着淋巴循环转移到其他部位,所以会出现锁骨上的淋巴结。另外当上腔静脉受到肿瘤压迫的时候也会让静脉回流受到阻碍,从而引起头脸部的水肿和头晕。引起肺癌的主要因素是长时间吸烟、总是生活在受到污染的环境中和吸入职业性粉尘,50岁以上吸烟超过20年以及有肺癌家族史的人群需要定期去医院做检查。
3、肝癌
当患上肝癌时胆汁分泌会出现异常,患者会有腹部胀痛、恶心呕吐,反复的牙龈出血以及鼻腔出血等,也有一部分患者伴随着呕血以及黑便。引起肝癌的主要因素是不当的使用药物,吃了霉变的食物以及过量喝酒。对于慢性乙肝肝硬化和丙型肝炎来说,要定期去医院做肝脏功能检查,防止病情的加重。
温馨提示
避免吃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戒掉吸烟喝酒的坏习惯,必须要重视癌症的筛查,切不可大意。戒掉吸烟喝酒的坏习惯,少吃腌制食物以及富含盐丰富的食物,每天的吃盐量不能超过6克,避免喝含糖饮料,多吃蔬菜水果及全谷类和豆类,每周摄入的红肉不能超过一斤,少吃加工的肉类,定期运动,积极的控制体重,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报道,受新冠疫苗研究的推动,十年内人类或许可以打赢癌症攻坚战。
辉瑞公司与百欧恩泰公司联合开发了抗击新冠肺炎的疫苗。负责开发该疫苗的德国夫妇声称,在新冠肺炎疫苗研究的推动下,2030年前癌症疫苗或可用于大众。
乌乌尔·萨欣教授和厄兹莱姆·蒂雷吉教授在英国广播公司的《星期日与劳拉·库恩斯伯格》节目中称“有把握获得癌症的治疗方法或改变癌症患者的生活”。这对夫妇于2008年在德国美因茨共同创立了百欧恩泰公司。
在谈到可能的时间表时,萨欣说,癌症疫苗“在2030年之前”或可在全球范围内上市。
不过,他们也试图采取更加谨慎的态度。蒂雷吉说:“作为科学家,我们总是犹豫不决,不愿说我们将能治愈癌症。”不过她也暗示,他们的公司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
科学家们称,这场大流行可能促成的结果之一就是加速癌症疫苗的发明。蒂雷吉指出,虽然百欧恩泰公司是搭上了“研发新冠疫苗的顺风车”,但如今也反过来在癌症疫苗研发领域受益。
她说:“现在,新冠肺炎疫苗以及我们研发这种疫苗所获得的经验,反过来推动了我们在癌症治疗领域的研究。”
这位医生接着说,科学家已经“学会了如何更好、更快地批量制造疫苗”,并对免疫系统对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反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与通过较弱版本病毒制造出的传统疫苗不同,mRNA技术只使用病毒的遗传密码。mRNA进入人体的同时也会进入细胞,令其制造相关抗原。
蒂雷吉解释说,基本而言,“mRNA就是敌人‘通缉’海报的蓝图”,这种战术有助于训练身体找到癌细胞并攻击它们。
来源:参考消息网
临床上,癌症确诊时通常已经发展到了中晚期。这跟我们的就医习惯有很大关系,很多人习惯“忍着”或者是要“拖”到实在受不了才到医院,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间。
对于癌症来说,最好的“侦探”其实是我们自己。因为只有自己才最清楚身体的感觉和变化,才有条件在初期察觉到癌症释放的信号,这还有个前提,你要先知道癌症可能带来的早期症状。
第一、体重骤降、疲劳乏力
体重是健康“风向标”,如果饮食、运动、压力水平等均未改变,但体重在一两个月内下降10%左右,就要注意。若同时还有充分休息都无法缓解的疲劳,癌症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因为癌症是种消耗性疾病,会妨碍营养物质的吸收转化,随意会让人觉得浑身乏力、体重明显下降
第二、某处或多处频繁疼痛
癌症侵略性很强,当癌症出现后,会侵犯周围组织,引起疼痛不适,特别是无法缓解的频繁疼痛,要警惕是癌肿。
第三、不明原因的出血
癌细胞会侵袭周围血管,所以出血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癌症现象。比如,肺癌会引起咯血、肠癌会诱发便血、宫颈癌会引起与月经有异的阴道流血等。
1.长期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警惕肺癌
这是肺癌的典型征兆。如果出现间断性咳血痰或痰中带血丝,或咳嗽伴有大量泡沫痰、抗生素无法减轻,有时还有胸闷气促的感觉,建议大家及时就医,尤其是经常抽烟的人可以到呼吸或胸外科开一个胸部的低剂量螺旋CT检查。
2.吞咽困难、消化障碍,警惕食管癌
长期有吞咽困难,进食后胸骨部位有疼痛、异物感,同时还伴有饭后饱胀、反酸,可能是食管癌。喜欢长期吃热烫、刺激性食物或有相关家族史的人最好能到消化科做个食道镜或胃镜检查。
3.反复烧心腹胀腹痛,警惕胃癌
烧心很常见大多是饮食或者压力过大导致的。但如果改变生活习惯后烧心无改善或长期消化不良,则要警惕胃癌,尤其是伴随有腹胀腹痛的情况,最好做个胃镜。
4.便血或尿血,警惕结直肠癌、肾癌等
身体的出血总是要重视的,排泄物上有血更应提高警惕。便血可能是便血或消化道出血引起的,但也有可能是直肠癌的症状。而尿中有血既可能是尿路感染也可能是肾癌或膀胱癌引起的。
5.嗓子经常性嘶哑、颈部有肿块,警惕甲状腺癌或喉癌
这两种癌症的早期症状不典型,嗓子经常性嘶哑可能是早期表现之一。如果声音持续嘶哑,对症治疗后不见好转,应进行喉镜或颈部B超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