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肿瘤和癌症是一回事吗,以及肿瘤和癌症有什么区别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生老病死,人生常态。得了肿瘤,谁也不想。但是你知道么?肿瘤也分公母。
查房见闻
在病房查房的时候,我需要重点关注21床了。这是个年龄刚过50岁的男人,不苟言笑。前不久因为体检查出了肺部肿块,住院检查基本确定是肿瘤了。听家属说患者更加少言寡语,前几次查房的时候感觉患者情绪低落,不思饮食。
生死之间,还有老病。毕竟是生老病死的大事,搁谁身上一时半会儿也接受不了。
刚进病房,就看到21床旁边有1个人来探视,果篮牛奶摆在桌子上。在给同病房其他病人介绍病情时,听到了21床患者与另一个人的对话。
……
探视者:听说你体检有个小问题住院了,我来看看。严不严重?
患者:体检报的肺部肿块,估计是肿瘤。
探视者:肿瘤?公的还是母的?
患者:嗯?
探视者:母的会下(ha,四声)儿子了,公的不会。
患者(微笑):公母还不知道了,还得进一步检查。
……
后面查房的时候明显感觉患者情绪比前面几次好转很多,对自己的病情也比较关心了,问我的问题也多了。
网图非原创,侵权联删!
幽默真的有神奇的力量,能点燃一个人心中的火!!!
原来,肿瘤的公母就是良性和恶性之分。那么你知道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区别么?
公母之分
肿瘤,俗称癌,可以分为良性肿瘤、恶性肿瘤两大类。
二者存在很大的差异。一般来说,良性肿瘤生长缓慢,除在要害部位(如脑)占位有影响外,一般对健康和生命没有危害。而恶性肿瘤生长迅速,与人体争夺营养,产生有害代谢产物,破坏人体正常器官组织结构,对人体健康极为有害,如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将会夺人生命。因此,必须将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加以严格区分。
1、生长方式不同。
良性肿瘤呈膨胀性生长,会推开或挤压周围的器官组织,而不侵袭周围正常的组织,包膜完整,边界清楚分明。
恶性肿瘤呈浸润性生长,会侵入破坏周围的器官组织,无包膜,边界不明显,容易与周围组织粘连。
2、生长速度不同。
良性肿瘤大多生长缓慢,有些甚至长时间不生长或停止生长。
相反,恶性肿瘤的生长速度快,也就造成病情发展很迅速,肿瘤可以在短时间内明显增大,有时从早期发展到晚期只需几个月,而且快速破坏周围的器官和组织,导致机体功能的丧失,对人体的伤害非常大。
3、转移扩散程度不同。
良性肿瘤在机体内一般不发生转移也不扩散,对机体的破坏性较小,除非生长在重要部位(如脑部等)会比较危险,其他的通过手术完整切除肿瘤后,少有复发。
而恶性肿瘤通过淋巴或血液向周围器官或组织转移,甚至在人体内扩散蔓延,给身体器官带来的破坏力,即使手术切除了肿瘤,仍可能复发。
4、临床症状不同。
良性肿瘤的边界分明,医生和患者通常可以用手直接触摸到,推之可移动,或者是检查结果显示比较明显和直观;全身症状不明显,后期肿瘤太大时,肿瘤压迫部位会感到疼痛等不适。
而恶性肿瘤一般情况下没有什么症状,但是出现严重症状时,通常已经到中晚期了,患者会出现明显的全身症状,如出现消瘦、贫血、恶病质等症状,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很大的威胁。
你现在对肿瘤的“公母”有了解了么?
肿瘤病人“要不得”的心态
从临床诊疗过程中我接触的病人来说,很多肿瘤病人在知道自己的病情时往往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这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病情治疗有很大的影响。这里列举几种常见肿瘤病人“要不得”的心态:
1、不愿承认病情。有些病人得了肿瘤后不是马上到医院进行诊治,反而整天怨天尤人,心事重重,纠结于“我为什么会得病”“是不是诊断错了”等问题。加上周围亲朋的刻意隐瞒 ,于是表现为不信任井烦躁易怒, 揣摩猜测 , 最后表现为极度焦虑 ,甚至严重失眠。
网图非原创,侵权联删
这种心态是明确肿瘤诊断后的正常心理反应,但应该尽快克服这种心态,及早就医,以免延误治疗时机。曾经有一个患者诊断肺癌,但是死活不信,前前后后跑了十几家医院去检查验证,反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2、恐惧焦虑。多数肿瘤患者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突然获知确诊消息,又认为肿瘤属于不治之症,一旦确诊肿瘤,相当于判了死刑,进而产生时日无多的心态,丧失治疗信心;又担心治疗花费、手术及放化疗的并发症,产生畏惧心理,出现焦虑抑郁,甚至出现自杀的念头和行为。
网图非原创,侵权联删
3,轻信旁门左道。有些人固执地认为化疗和放疗都是对人体的损害,甚至是谋财害命,生不如死。反而轻信旁门左道,用点儿“调理身体”的“偏方”“祖传秘方”同样能治病。
其实,使用偏方的行为极其不可取。一方面,疗效不明确,尤其是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故意吹嘘的疗效神奇的偏方,根本经不起时间的检验。有一个强有力的证据就是,我国癌症病人的5年生存率为36.9%;而美国人从来不吃偏方、秘方,他们的5年生存率却高达80%以上。另一方面,偏方没有经过大规模的验证,而且缺乏监管,其毒性也不可预估,其中的某些成分很有可能会对肝脏和肾脏等器官造成严重的损害,因此不能胡乱吃药。
网图非原创,侵权联删
还有些患者对他人提供的任何治疗信息产生盲目的依赖,听说谁谁谁吃了什么药、找哪个医生治病效果好,自己也去跟着做。殊不知,人和人个体差异大,病情种类和轻重亦有不同,肿瘤的治疗是复杂和多变的。这种盲从行为往往劳心伤财,延误病情。很可能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4,期望值高,总想选“奢华版”的治疗方案。肿瘤的治疗方案五花八门,每种治疗方案的花费也有所不同。以化疗为例,既有几百块、几千块一次的“方案,也有动辄上万甚至是几十万的“奢华版”方案。肿瘤病人在得病的初期,本人或家人由于对疾病及其诊疗费用的认识不足,因恐惧而导致惊慌失措,对患者结局抱有不符合常理的高期望值,有时可能会做出不合情理的举动,比如卖房子卖地以支付“奢华版”的治疗费用。殊不知,对很多晚期肿瘤患者来说,治病只能救病,不能救命。
网图非原创,侵权联删
最后的话
保持乐观的心态,理性而客观的接受并了解自己的病情,尽早地前往医院就诊,结合自己的经济状况,积极地配合诊疗,才是对自己、对家人最好的选择。哪怕时日无多,也要过好每一天,而不是在恐惧焦虑的煎熬中度过人生的最后一程。
当然随着医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可能有越来越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技术投入临床使用,挽救更多的肿瘤病人;
我们国家的疾病预防治疗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早癌筛查行动已经在很多地方开展,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很多昂贵的抗肿瘤药物也逐步纳入医保报销目录,减少患者经济负担,保障用药。
最后,我也真心希望这个21病人在良好心态和精心的治疗下有个较好的转归结局。
网图非原创,侵权联删
2023年4月15-21日是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